今天是農(nóng)歷十月十五,
下元節(jié)!

歲月更迭,滄海桑田,
許多古老的節(jié)日,漸漸被遺忘。
下元節(jié)就是一個正在被遺忘的節(jié)日。
中國人講究“天、地、人”三元一體,
分別對應上元、中元、下元三節(jié),
上元節(jié)和中元節(jié)知之者甚多,
而下元節(jié),
卻不被大眾所知。

相傳在這天,
水官會到凡間為人解厄,
所以,下元節(jié)人們會祭祀祖先,
也會祭祀神靈、祈禳災邪。
不管是祭祀,還是祈愿,
都寄托著古人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是平凡日子里的一種儀式感。
只是,這樣的下元節(jié),
如今卻正在慢慢被遺忘。

下元節(jié)由來已久,
《中華風俗志》中說:
十月望為下元節(jié),
俗傳水宮解厄之辰,
亦有持齋誦經(jīng)者。
“下元”之名,源于道教。
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
稱為三官,這三官的誕辰分別是
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
和十月十五,
于是這三天被稱為
上元節(jié)、中元節(jié)和下元節(jié)。
十月十五這天是“水官”的生日,
傳說這一天“水官”大禹會降臨人間,
巡查人間善惡。

這一天,他傾聽人間疾苦,
把那些傷心的、難過的、
困苦的、悲哀的事,依次分類,
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這一天,道觀會設壇供齋蘸神,
以鮮花素果,虔誠祈愿,
借助其神力為世人求福免災。
不僅如此,
古人還會在祭祀前沐浴更衣,
不飲酒,不吃葷,
潔身清心,以示誠敬。

祈愿納福
古人相信,每逢下元節(jié),
水官都會下凡間,
巡查人間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
于是,
人們虔誠地祈禱,
用竹枝扎船、再糊上彩紙放到河中,
彩船載滿心聲,一路飄到水官處,
以求得困厄的疏解與人生的安詳。
福建莆田一帶,下元節(jié)的傍晚,
各家各戶,帶上各種齋品去到田頭,
把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
再拿出齋品祭水神,祈求干燥的冬日,
莊稼能得到滋潤,農(nóng)作物平安過冬。
人們始終相信,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祭祀祖先
隨著日月的流逝,
下元節(jié)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肴,
享祭祖先亡靈,
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tǒng)祭祀節(jié)日。
信仰祖先、祭祀祖先,
向祖先的靈魂表示虔敬,
目的是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下元節(jié),
也是一年中最后一個月亮節(jié)。
月圓的時候,
人們會焚“金銀包”祭拜先人,
先人們?nèi)羰盏搅恕敖疸y包”,
說明這世上還有人掛念著他。
被記住的亡靈也不會消逝,
因為我們腦海中有關于他們的記憶,
我們供著先人的牌位和遺像,
無非是為了證明,
他們來過,活過,愛過。

下元節(jié),正值收獲的季節(jié),
莆仙民間一些人家再忙都要抽時間做食令。
人們將麻籽碾細摻上黃米蒸成麻腐包子,
北京家家戶戶還會做“豆泥骨朵”,
而在福建,
人們會將打好的糍粑送給親友。
那些熱氣蒸騰的食物,
在寒冷的冬季格外讓人溫暖,
它們彌漫著的香味,
也是已故親人熟悉的味道。
我們在節(jié)日歡聚,
是為了有這樣一個日子去記憶。
因為只要我們彼此想念,
就永遠不會分離。

有人說,人的一生會死三次。
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舉行葬禮時,身份從社會上抹除。
第三次是被世上,
最后一個紀念你的人遺忘。
此時,才是真正的死亡,
因為再沒有人知道你,曾來過這個世界。
人生最無奈的事,
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看見,遇見,最后要說一聲再見。

人們常說,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而下元的到來,
不過為了是再一次提醒我們。
人是最渺小的,
生死面前我們常常無能為力,
可人又是最偉大的,
因為有愛能夠穿越生死,
得到永恒。
十月十五
2023年11月27日
下元節(jié)
下元節(jié):
愿福運庇護你我,
安康喜樂,溫善從容。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
